根据常务委员会工作安排,3月初,陈资全、韩玉贵副主席率省政协调研组,赴黄南州就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与州委、州政府、州政协领导及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听取了州政府关于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保护的情况介绍,并深入热贡画院和部分唐卡艺人家进行实地考察。

一、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实验区设立的背景与意义
“热贡”是藏语对同仁地区的称谓。热贡地处西藏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融汇交合部位,是西进西域各地,东往中原的枢纽通衢。这一地区也是明清王朝屯军之地,曾设四屯守御,因此遗存有大量的明清古村落、古城堡,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独特的地理位置促成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汇,成为文化走廊,特别是15世纪之后随着藏传佛教在热贡地区的传播,兴建寺院,大量僧人和戌边将士投入寺院建筑彩绘和雕塑工作,孕育和积聚了众多艺术巨匠和文化大成者,共同促成了热贡文化的雏形。历数百年逐渐形成了以地处隆务河中游的吴屯上下庄、年都乎、郭麻日、尕撒日等数个自然村为中心的文化带,逐渐确立了在整个藏区多元文化中的统领地位。
热贡文化是世居热贡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并传承发展的极具雪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包含了传统工艺美术、古建筑艺术、民间民俗、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和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民间艺术。其标志性象征和精髓是热贡艺术,主要表现形式有唐卡绘画、雕塑、堆绣、图案、建筑彩绘、石雕、木雕等。热贡文化所涵盖的文化形态还有隆务河谷岸以保安古城堡为标志的屯堡式村落堡寨,以隆务寺为标志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大量的宗教典籍、民间民俗活动六月会、土族於菟、热贡艺术、黄南藏戏等。至目前,全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项,其中传统戏剧类1项,民间美术类2项,民间舞蹈类1项,民俗类1项,主要分布在热贡地区及其辐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节庆和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少数民族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有上百个,规模较大的有数十个。
2006年8月,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由文化部批准命名设立的继我国福建闽南文化和安徽徽州文化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我国藏区唯一的一个文化生态区。实验区的设立,是保持热贡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和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对于民族团结与政治稳定、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